但也有上游膜材企业称并未半岛全站APP遭受到面膜“寒冬”的冲击

  定制案例     |      2024-04-18 09:01

  在1月份,《美妆制造》杂志通过线上征集、实地走访形式面向国内膜材供应商发布了一份调查问卷,该调查问卷主要面向化妆品上游膜材供应商征集关于面膜以及膜材市场的意见及看法,通过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膜材企业面临困境、新年规划等角度来解读2015年膜材市场的格局与2016年的市场前景。本文根据回收的问卷来做出总结归纳半岛全站APP,以供业内人士交流学习。

  参与调查的膜材商在回答“2015年一共卖出了多少片膜布”时,其中表示卖出5000万\片以下的占40%,5000万~1亿\片这个区间的占16%,1~3亿\片这个区间的占33%,3~5亿这个区间的仅占2%,此外,表示卖出5亿以上的占7%。

  与前一年的销量相比,表示上升的占20%,下滑的占54%,基本平稳的占26%。

  综合来看,2015年膜材市场总体销量较2014年有明显下滑,小型膜材企业特别是卷材裁切厂受面膜市场下滑影响较大,大中型膜材企业依靠老客户和推广新膜材基本能保持销量平稳或有略微下滑,但也有上游膜材企业称并未遭受到面膜“寒冬”的冲击,业绩反而有所增加。

  在谈到国内膜材商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新膜材推广难度大被多数膜材商认可,比例分别高达30%、29%、25%。此外,研发生产技术落后、跳链销售、客户要求苛刻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膜材厂家们。

  一位上游膜材商表示,2015年的膜材市场就是一个字:乱。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仿冒抄袭风气司空见惯,你可能刚研发出一个新品推向市场没几天,就会收到客户投诉说为什么别人给的材料是一样的却便宜那么多;此外,价格战愈演愈烈,很多中小型膜材企业不停地打价格战,你给4毛,他就给3.5。你给3毛,他就给2.8,造成了一种无序的商业恶性竞争环境,这对行业的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

  这里还要解释一下什么叫跳链销售。康顺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为峰认为,目前膜布生产企业面对的最大困难是面膜产业链企业之间为追求短期利润所采取的跳链销售半岛全站APP,例如:布厂依靠膜布分切企业把产品推广开来,获得市场认知并打开销售局面后,就抛开分切企业直接将原布销售给品牌商或OEM工厂,造成行业不能健康发展,这一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最终损害的是自己。

  参与调查者认为,2016年的膜材市场上,“轻、薄、透”型膜材、功能型膜材、“新、奇、特”型膜材将实现三足鼎立,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认为“轻、薄、透”型膜材最好卖的占42%、认为功能型膜材最好卖的占30%、认为“新、奇、特”型膜材最好卖的占16%,意味着与上一年相比,功能型膜材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由于近年受日韩流、国外厚膜材理念的冲击,不少膜材厂家也在呼吁膜材应当回归到“厚”时代,因此在参与调查的膜材商中也有9%的人认为在2016年厚膜材会逐步提高市场份额。

  那在2016年一片膜材的价格在哪个区间会比较有市场呢?在《美妆制造》的调查对象当中,超过64%的膜材商表示一片膜材的价格在0.5元以下更契合市场需求,21%的认为在0.5~0.8元这个区间,认为在0.8~1.2元这个区间的仅占2%,此外,仍有11%的认为一片膜材在1.2元以上更有市场。

  综合比较,小众市场的需求仍是当下面膜市场重点关注的方向,高端面膜市场仍处于徘徊阶段。

  有数据表明,尽管2015年面膜市场遭遇了“断崖式下滑”,但总体销量仍接近300亿。在被调查对象中,有66%的人认为2016年面膜市场总体销量能达到300~500亿这个区间,甚至有4%的人认为将达到500~1000亿这个区间,不过,认为总体销量在300亿以下的也占到了28%。

  此外,认为2016年的面膜市场将摆脱“寒冬”阴影的超过90%,认为面膜市场持续寒冬的则不到10%。

  百度搜索显示,在2015年,面膜的关注度位居榜首,消费者移动搜索习惯显著。从某种程度与生活习惯上来说,面膜已经完成了其从附属品——快消品——生活必需品的角色转换,消费者使用面膜敷脸就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而在经历“微商风云”与面膜产品质量的双重考验之后,消费者已经回归到了理性消费时代,对于产品选择和品质要求都有了较大提高。膜材商现在要做的,也是要回归到一个有序的商业竞争环境,注重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检控技术半岛全站APP,同时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构建安全、高效、有序的产业链作出自己的努力。